目录
教育新论
家校社“三位一体”奏响劳动教育“四部曲”王美玲;1
特色专题
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王丽娜;4-7
普职教育融合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索王小永;8-9
立德树人
英雄教育: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校本实践顾巧英;10-11
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策略翟树发;12-13
生态移民区家校协同育人:班主任“如何为”王财会;14-15
帮扶: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策略李京彦;16-17
学校管理
中学劳动教育课堂学习评价的实践与探索刘勇如;18-19
学前教育
五育融合背景下幼儿园管理路径创新策略戴艳弟;20-21
主动建构:自然情境中幼儿美术活动创新策略朱琳;22-23
幼儿园安全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探究李晓燕;24-25
家园共育视域下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策略吴鸣莉;26-27
乡村教育
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帮扶对策王德;28-29
北京四中网校烟台学校教改专栏
基于物理核心素养下的《超重和失重》教学设计姜华;30
推进“互联网+课堂教学”融合策略王建东;31
基于“双减”政策的思品课教学美育渗透策略庞俊猛;32
平板电脑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张国利;侯金萌;33
探索家校协同育人新途径杨玉田;翟晓辉;34
“双减”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实践葛媛;35
以“教育信息化2.0”撬动高中智慧课堂陈江波;36
信息技术助力英语教学实践策略潘伟;37
摭谈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教学设计陶亭羽;38
“双减”政策下如何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刁军平;39
“一例到底”:创新教学设计培育家国情怀邱杨;40
教材教法
四两何以拨千斤:初中语文教学“问题设计”例谈牛银安;41-42
微项目探究:初中古诗词教学新路径翟海燕;43-44
面向未来生活:初中大语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张国莲;45-46
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王芳能;47-48
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构想研究田风翀;49-50
小学课外阅读研究性作业设计案例探析王晓芳;51-52
授之以渔: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孙红瑞;53-54
语文第一课:小学识字阅读教学基础奠定策略阙晓芬;55-56
三个“关注”:习作复习提质增效策略戴连红;57-58
基于部编教材识字作业设计创新策略沙彩虹;59-60
品赏细节:在情感教育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石鹏翔;61-62
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策略与实践张瑞敏;63-64
以“预测”撬动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的支点王燕青;65-67
基于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毛玮;68-69
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外作业优化设计策略畅萨丽;70-71
小学数学教学提升数感的策略与路径蔡文茹;72-73
思维能力:小学数学有效使用教材的价值旨归白丽琼;74-75
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深度融合策略探析卜弢;76-77
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策略郭素贤;78-79
合情推理能力:小学数学教学高品质发展新方向林惠萍;80-81
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设计的“三个切入点”田燕;82-83
运用函数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策略马顺钰;84-85
数学深度学习能力培养例谈梁宏晖;86-88
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英语绘本阅读实践与省思于芳;王兴德;89-90
英语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文化意识渗透策略章玉龙;91-92
优化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环境的创新实践李莉莉;93-94
项目式学习:让英语深度学习与真实生活多元链接徐英;95-96
指向自主学习的翻转课堂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应用策略杨文军;97-98
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后作业形式研究陈萍萍;99-100
从两道高考试题的倒推论证看思政课议题教学效应陈国敏;谭勇;101-102
立足生活,让道德与法治课回归本真张莉英;103-104
科学课堂:解决一个问题,萌生更多念头徐兆燚;105-106
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关明云;107-108
中学STEM教育模式探索与构建例谈万志炎;张益涵;109-110
纵横内“外”:落实体育教材一体化的落地实践桑圣泉;111-112
河南省安阳市梅东路小学2+113-114
封面人物2